首页

女王针刺

时间:2025-05-22 17:58:08 作者:北京科技周5月24日启幕 设“打造前沿科技品牌”等五大板块 浏览量:94374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天天学习 安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早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敲响网络安全的警钟。他以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例指出,“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这些都是重大风险隐患。

  近年来,因勒索病毒感染、数据泄露攻击等引发的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每每引发全球震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频频遭受网络攻击,一些国家甚至因遭受网络攻击,导致交通、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无法运转。

  信息化时代,一个国家网络安全的防线一旦被击穿,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意味着对国家网络安全布局的整体和系统性思考。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人才是第一资源”“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前瞻性指引,为我们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廓清了思路。

  新时代,我国明确目标,深远布局。

  国产操作系统开发取得突破,半导体技术领域不断逆袭,量子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使我国进一步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

  《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协同创新;支持高等院校开设网络安全相关专业“少年班”、“特长班”,不断打造维护网络安全的生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向前迈出坚实一步。针对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审查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进一步织密网络安全“法网”。

  …………

  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既是一项技术课题,也是一道治理难题。

  2017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口前移,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强化监测与预警能力,规范应急处置流程。这些举措在我国应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下,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不断变化,大国网络空间安全博弈日趋激烈。不管是个人层面,还是国家领域,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愈加明显。

  中国网络安全机构报告显示,从2023年5月至今的1年时间里,具有美国政府机构背景的黑客组织对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活动总数超过4500万次,已被明确攻击的受害单位超过140家。

  随着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影响愈加深刻复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见叶知秋的敏锐,更需要从各方面系统发力,以强大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张紫曦

  校 对丨蔡纯琳 鲁杨 宋春燕 毛长志 李英卓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应对强对流天气

在近日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幸福唱中国·香港维港千人交响大合唱” 等活动上,各界人士以歌舞为媒,唱颂辉煌成就、展望光辉未来。

法国华裔青少年相聚上海 开启文化科技体验之旅

九、双方重申,加强多边协调配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将坚持弘扬多边主义,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坚定不移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反对霸权霸凌霸道,共同反对强权政治,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

陕西汉中龙头山落霞如虹

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恢复的“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关键是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着力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马平川,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壮大的。这既是历史规律,也是经济规律。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是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形势的逻辑起点。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韩媒:韩国海军火箭炮测试发生走火事故

过去6年,港珠澳大桥见证了世界级湾区的诞生,尤其是2023年“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标志着港珠澳“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事关3000多亿美元中国商品,戴琪:很快会得出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蒋艳告知,咖啡传入上海后,有几个片区非常聚集,其中便包括现在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咖啡文化给徐汇带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独特的海派基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